2025年,河口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积极抢抓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机遇,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锚定目标、拼搏实干,奋力谱写富民强市新篇章。
坚持绿色发展,在服务“国之大者”上勇担当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新能源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推进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加快2.7GW光伏发电项目用海审批,服务渤中海上风电基地B、G、E场址扩容开发,助力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同步强化生态修复,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实施互花米草治理、“以蛎聚碳”固碳工程,推广“以蓬促改”生态修复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加快构建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围绕争创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工作,持续做好建链、强链、补链文章。对虾方面,以省级对虾全产业链试点为抓手,加快推动海晟源、海泽农等项目规划建设,新增工厂化养殖10万立方水体。加快推进新户镇对虾产业园建设,年内建成总投资1.2亿元的裕通9000平方米加工车间及冷库、海大水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国内最先进的对虾分拣生产线;实施好总投资3.8亿元的农副产品仓储集配中心项目,建设8300平方米对虾分拣集配中心,打造鲁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对虾加工仓储物流基地,力争年内水产品加工能力突破4万吨。海参方面,大力推广“华春1号”等特色苗种,确保年育苗能力突破12亿头;大力推广“参虾混养、渔光互补”养殖模式,做强“渤海口”等刺参品牌,引导企业发展刺参精深加工,打造华东地区知名的刺参育苗和成品参生产基地。贝类方面,依托顺为公司积极争创省级文蛤良种场,选育特色优质良种发展健康养殖,开展精品贝类产品研发,擦亮“黄河口文蛤”渔业品牌。另一方面,加快突破海洋文旅产业。推进总投资2.1亿元的海澜湾生态休闲垂钓综合体项目,探索“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北部海岸带生态修复大堤和海洋科技创新园应急救援通道,实施总投资5300万元的“海上郭局”文旅项目,推进“海湖新村+海洋文旅”乡村振兴共富片区建设,激活湿地旅游经济活力。
夯实基础保障,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强化科技赋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强与陈松林、薛长湖院士团队对接,加快黄河三角洲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设立常驻研发团队,聚焦突破育种与养殖技术瓶颈,争取年内落地转化科研成果3项。二是建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渔业区路网结构,确保上半年沾利河桥建成通车,沾利河两侧防潮堤实现贯通;7月底前完成14公里渔业区道路改造。积极推进新户镇北部渔业区饮用水管网(取水点)建设,改善百万亩生态渔业区生产生活配套条件。三是筑牢安全防线。坚持“依港管船”,加快渔港智慧化建设及渔船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切实加强渔船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深化“四海一家”联合执法,强化与海警、公安跨部门协作,严格落实渔船编组生产制度,全力维护海上安全生产秩序稳定。
河口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锚定生态优先、产业融合、创新驱动三大战略,秉承争创一流、向海图强宏伟目标,擘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为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新的“蓝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