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积极践行法治为民,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为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一年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领会,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纳入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各党支部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坚持以集中学和自主学、线上学和线下学、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今年以来,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2次,集体学习培训4次,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东营海洋和渔业各项工作依法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推进依法决策。严格贯彻落实局党组会议议事决策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均提交局党组会议按规定进行集体讨论,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1名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局1名工作人员担任公职律师,全程参与重大决策、重大合同、重大执法决定等合法性审查。2024年,规范审查文件、合同协议130余份、重大行政处罚案件31件,努力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三)强化普法依法治理。一是精心部署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学法用法制度,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责任制要求,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二是聚焦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结合年度法治宣传教育主要任务,组织开展系列法治主题宣传,与全省、全市普法宣传同频共振。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8”全国海洋宣传日、民法典集中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月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面对面为群众普及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三是围绕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行业普法。聚焦河海禁休渔等重点工作,紧扣“法治为基 服务为民”主题,开展普法宣传“五送五进活动”,将法律法规送入机关、企业、渔村社区、渔港、校园,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人员学法制度,执法人员均接受了不少于60学时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结合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开展“转作风提素质建设年”,举办海洋渔业大讲堂、海洋渔业执法岗位大练兵、执法案卷评审集体讨论会等活动20余期,持续锻造素质过硬、作风过硬执法队伍。二是严格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对执法流程的日常监管,1宗案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4年全国渔政执法案卷评议质量突出案卷”,1宗案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4年度海洋伏季休渔期渔政执法典型案例”,1宗案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4年渔业船舶安全监管执法典型案例”,1宗案卷被省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评为“全省行政处罚优秀案卷”,3宗案卷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4年全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无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三是着力提升执法质效。开展“护航黄河2024”“美丽海湾”“和美海岛”等海洋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参与省市县三级联合执法活动90次,检查用海项目387个次、海岛66个次、海洋自然保护地40个次,核查疑点疑区22处,责令整改2起,立案查处1起,维护良好用海秩序。全力抓好渔政综合执法,严查严惩涉渔违法船舶,全市累计查处涉渔违法违规案件121起,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艇125艘,被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山东海警局表扬为“2024年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突出集体”。从严监督水产品质量,检查水产养殖企业30家,抽检养殖主体80家次,完成各类抽检任务451批次,监督抽检合格率100%。组织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00余次,排查渔业一般事故隐患77处、重大事故隐患5处,被市安委会表扬为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未发生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信用监管。推进海洋渔业公共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增强海洋渔业领域市场主体诚信意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双公示”的合规率和及时率均达到100%。二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等监管措施。今年,共开展11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安全生产共检查86艘重点渔船,其中发现5艘渔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闭环完毕,并对1艘渔船进行了处罚,保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高压态势。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认真做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行风热线”“网上民声”等反映事项办理工作,组织答复群众诉求、市民建议19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8件;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策解读、项目实施、执法检查等政务信息300余条,做到应公开事项全部及时公开。
(六)依法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海洋渔业系统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研判、风险评估、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针对涉海涉渔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分级分类建立台账清单,逐一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化解措施,实施销号管理。深化局领导信访接待日、领导包案和带案下访制度,及时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不断加大涉海涉渔执法力度,强化与公安、交通、海事、海警等部门联合巡航执法。严密监控、实时掌握32艘涉外渔船动向,未发生涉外违规事件。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总的来看,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学用转化有待加强。二是法治工作力量薄弱,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专职法制审核人员、一线执法人员比较缺乏,综合素质水平不高。逐年增加的执法事项和复杂情况,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执法人员数量和法治素养难以与之匹配,影响行政执法质效。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不多,主要以培训、集中学习为主,未能完全激发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建立健全党领导立法、严格执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机制,将学法普法用法纳入重点工作统筹部署。主要领导坚持以上率下,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新闻发布会,总结、宣传海洋渔业领域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围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作用,通过述法总结工作、接受监督、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切实提升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切实保障海洋渔业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打造“忠诚、专业、敬业、担当”的高素质法治干部队伍。
二是强化法治学习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理论学习培训。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全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教融入日常工作,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和渔民群众法治素养。
三是严抓规范执法,坚持依法实施海洋和渔业执法监管。编制《海域海岛政策法规汇编》,统一海洋执法检查规范,深入开展“护航黄河”“美丽海湾”“安澜海域”“和美海岛”四大海洋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新兴产业用海项目监管,严防发生新增违法用海行为。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执法行动,强化黄河禁渔期和海洋伏季休渔期管理,进一步规范外省籍渔船、大马力渔船、特殊渔船、贝类采捕渔船、专项捕捞渔船等重点渔船监管流程,不断提升渔业资源保护效能。坚持船位日报告和“双北斗”管理,总结石岛院夼渔港异地停靠经验,探索实施船籍港、停靠港“双港”管理模式,防范涉外渔船越界越线捕捞。发挥海洋涉渔综合治理协调机制、海上安全工作机制、海上党建联盟等作用,加强与省局第四支队、县区局执法力量上下协调,用好与潍坊市支队、滨州市支队等市际间协作机制,密切与市海岸警察支队、海警、海事等部门联动,打造“上下一体、横向协同、多方合力”的涉海涉渔联防联控新格局。聚焦“投、养”源头环节,加强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执法检查,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问题”专项治理,杜绝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决策合法性。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程序规定和风险评估机制、公平竞争审查等相关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升决策效能。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突出做好海洋强市建设、海域管理、现代渔业发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坚持依法决策,精准施策,认真对待企业群众诉求,大力营造规范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